最新目录

纵观全球创新视野聚焦食品安全与健康转型中的(3)

来源: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议题四:互联网时代的食安智能管理 近年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餐饮和“新零售”模式在全国各地涌现,新业态的出现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议题四:互联网时代的食安智能管理

近年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餐饮和“新零售”模式在全国各地涌现,新业态的出现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如何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手段把控食品安全,已成为多方共同关注的话题。饿了么副总裁兼首席食品安全官王三虎表示,网络餐饮到家与线下消费到店的融合推动了中国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随着数字化消费场景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管理应用信息化和技术管理手段,对入网商户进行风险管理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以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食品安全需要共治——与监管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合作共治,探讨在保障消费者“吃得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吃得更加营养健康”,为不同消费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营养配餐成为网络餐饮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零售新时代的食品安全智能管理”专题上,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商务部等相关单位的专家从政策实施与法规监管层面针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新形势下的便利店发展模式进行了分享。此外,针对“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手段全方位把控食品安全,如何将人工智能与现代零售相结合”等话题,会上也邀请包括便利蜂在内的便利店、网红零售电商、传统食品企业的代表进行了实践分享。

议题五:生产过程中过敏原成分交叉污染的检测成新挑战

对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人们来说,过敏原信息标签非常重要。带有无麸质、无乳糖、无坚果、无蛋和低组胺等标签的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涌现。在欧盟,含麸质谷物、牛奶、蛋、大豆、坚果、花生、鱼、贝类、芹菜、芥末、芝麻和羽扇豆用作原料时都必须在标签上进行标注。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重大的危机来源于含过敏原食物与无过敏原食物生产时的交叉污染,即微量过敏物质通过设备、器材和工作服上的残留物或空气进入到产品中,而这些产品标签并不能明确标示出过敏原成分。因此,如何准确检测过敏原成为食品生产相关企业当前和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包括加拿大卫生部食品局、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德国食品法过敏原工作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广州海关等在内的多国科学家在相关专题中围绕食品过敏原管理、法规监督以及标识与检测等先进的国际经验,从检测、监管、召回、现状、发展与防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议题六:食品安全预警与风险交流的难点与实践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明确指出,要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将对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和公众幸福感指数的稳定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会期间,国内外监管部门负责人和权威专家及媒体代表,针对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中的主体作用、监管制度、工作体系和方式、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公众感知和参与等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各方还探讨了借助融媒体时代的优势,实现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工作的“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

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Patrick Wall博士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对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的信任仍然比较脆弱,而数字媒体沟通技术有助于食品新科技的传播,帮助开展科普、辟谣等工作。作为食品科技的权威主体,食品科学家和食品相关科研机构急需学习并利用新媒体技术。这一点在中国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疫情出现的时刻,可以借力新媒体让真实准确的信息(而不是谣言)快速大范围的传播。目前,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新媒体时代的前沿,其他国家无法媲及的无现金支付就是最好的佐证。期待看到中国食品科学家将本国数字媒体方面的优势带入食品领域,在食品信息沟通方面引领国际同行。

议题七:棕榈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棕榈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较大的植物油品种,因其煎炸稳定性、氧化稳定性较为突出,长期以来被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餐饮烹调领域。但是,对棕榈油安全性、营养性的质疑也不断被人提及。为了更科学、理性地看待棕榈油的健康、营养与食品安全,大会对棕榈油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情况、棕榈油种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在大会特设的“国际棕榈油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围绕“油脂与健康”做了主旨发言;河南工业大学谷克仁教授介绍了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来自马来西亚的专家就棕榈油品质管理与应用特性进行分享;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就棕榈油加工与使用过程风险因子成因与防控进行报告。此外,相关行业代表也就棕榈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油脂安全助力食品加工快速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研讨。

文章来源:《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网址: http://www.gjyxyjzz.cn/qikandaodu/2021/0710/1621.html



上一篇:国际锂矿开发的技术现状革新及展望
下一篇:年国际智能计算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投稿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版面费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论文发表 |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